頁面中央內容區塊[快捷鍵Alt+C]
:::
字級

能源供需

:::

台灣能源供給與消費的關係為何?

台灣的能源主要來自進口,因為本地生產的能源很少。113年,石油 (42.45%)、煤 (29.10%) 和天然氣 (21.46%) 是台灣最主要的能源來源,而核能占 2.77%,再生能源(太陽能、風能、水力等)則占比較小。由於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,這些環保能源的使用量正在快速地增加。

這些能源會被送到發電廠或直接使用,其中工業部門使用最多 (33.92%),交通運輸 (16.61%)、商業服務 (8.22%) 和住宅 (8.80%) 也需要大量能源。還有 22.31% 的能源是當作物料來使用,例如石油可以用來製造塑膠、化學品等,並不會拿去發電或是做成汽油燃燒掉。

目前,台灣的能源使用仍以化石燃料為主,但未來可能會依靠更多太陽能、風力等再生能源。同時,新科技讓家電與設備變得更有效率,例如 LED 燈、節能冷氣,這也能幫助減少能源消耗,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

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 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能源供給

台灣為海島型獨立能源供應系統,能源供給易受國際地緣政治、戰爭、天災等影響。再者,我國能源高度仰賴進口,面對全球淨零減碳浪潮,為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,我國已於 105 年推動以無碳再生能源為主軸的能源轉型。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能源供給比例趨勢

為加速潔淨能源發展、確保供電穩定,未來將持續規劃再生能源發展目標,加速推動太陽光電、離岸風電及各項前瞻能源技術,並搭配科技儲能、強韌電網等措施,持續以務實且積極的作法,逐步改善發電結構,並提升能源自主以穩定能源供應。

歷年能源供給比例趨勢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目前的能源消費
以何種類別為大宗?

為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、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各種需求,能源非常的重要。在能源使用上主要分為兩種方式:一種方式是直接燃燒使用(如煤、油、氣等);另一種方式則是先轉換為電力後再使用。專家們在計算能源使用量時,會用「公噸油當量」來計算。

113年國內能源消費量中,按能源別分類,石油產品占46.7%,電力占35.1%,天然氣占 7.8%,煤及煤產品占7.4%,生質能及廢棄物占0.5%,熱能占2.5%。

*「1公噸油當量」(TOE)指燃燒1公噸標準原油所能產生的能量,是國際間用於比較不同能源型態時的標準化單位。例如國際能源署、聯合國等常用的單位為百萬公噸油當量(Mtoe)。

國內能源消費

哪個部門能源消費最多?

113 年能源消費總量合計為 6,954 萬公噸油當量,顯示工業部門占比最高,使用了 33.9%的能源。非能源消費占了 22.3%,運輸部門則使用了 16.6%。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能源消費密集度

你知道什麼是「能源消費密集度」嗎?簡單來說,就是看我們要產生每單位經濟產出需要用掉多少能源。好消息是:這個數字正在逐年下降!這表示我們正在用越來越少的能源,創造越來越多的經濟產出,這就是節能政策和產業轉型的成果。

能源消費密集度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 年能源統計手冊」1-01 能源指標
工業部門能源消費密集度

工業部門使用了台灣最多的能源,但這些年來,工業界也在努力節能。過去數十年來的數據顯示,生產同樣價值的產品所需的能源,現在比以前少很多。這是因為工業界不斷改進生產方式,朝向低碳化、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方向發展。

工業部門能源消費密集度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 年能源統計手冊」1-01 能源指標

發電方式朝什麼方向發展?

從105年開始,台灣的發電方式開始改變。我們減少使用燃煤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,改用污染較少的燃氣火力發電,並增加再生能源發電。其中,再生能源發電量主要來自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。

各能源發電量占比(電力結構)

部門電力消費

工業部門一直是台灣最大的用電項目,其次是我們的住宅與服務業部門。隨著生活越來越進步,住宅與服務業的用電量需求也跟著增加。因此,我們需要推廣節能的方法,使用更省電的設備,並且幫助大家養成節電的好習慣,實現低碳轉型的目標。

歷年電力消費結構(部門別)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全國用電量

台灣的用電量一直在穩定增加,主要是因為工業與住宅部門用電越來越多。雖然這代表經濟在進步,但我們也要想辦法讓用電更有效率、多用一些再生能源,這樣才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,也照顧到環境。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,要讓這片土地永續發展,就需要每個人一起努力。當我們在開冷氣、使用電器時,不妨多想一想:我們今天的選擇,將會影響下一代的未來。讓我們一起從節約能源開始,為我們的後代守護這片美好的土地吧!

全國用電量

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3年能源統計手冊」

未來電力成長預測

隨著經濟持續成長,及未來AI科技潮帶動半導體產業擴廠、電動車推動政策等因素,預估從113年起的十年內,電力使用將持續成長。為因應這一趨勢,我們必須加強電力基礎建設,並提升用電效率,才能確保電力供應穩定。

全國用電量預測

能不能換妳/你說?

我們相信,能源議題的解決離不開您的參與!

未來,平台將分階段豐富內容,涵蓋核能、再生能源、節約能源等主題,並透過對話與互動功能,促進全民參與,共同找出最佳解方。

能不能換我說

能不能換我說 常見問答
返回頁面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