頁面中央內容區塊[快捷鍵Alt+C]
:::
字級

能源使用

能源使用下的溫室氣體排放
:::

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為何?

你知道嗎?溫室氣體就像是一層看不見的毯子,把地球裹得越來越緊、越來越熱。根據政府的統計,台灣產生的溫室氣體中,超過 90% 都來自「能源部門」。所以,如果我們想要減緩地球變暖的速度,最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了解我們每天都怎麼使用這些能源。當我們理解了能源使用的情況,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來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!溫室氣體中最常見的就是「二氧化碳(CO₂)」了。除了二氧化碳, 「能源部門」還可能會排出像是甲烷(CH₄)和氧化亞氮(N₂O)等其他溫室氣體。

2023年各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

資料來源:環境部「2025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」

能源部門

能源部門的定義:

能源部門指的是所有因為使用能源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,包含固定源(像是工廠、電廠)和移動源(像是汽車、飛機)在燃燒燃料時產生的排放,還有燃料在運送或使用過程中洩漏的部分。

能源部門主要分類如下:

  1. 燃料燃燒
  2. 燃料逸散
  3. 二氧化碳運輸與儲存

能源部門分類

排放源 定義
燃料燃燒 燃燒燃煤、油、天然氣產生電力、熱能或動能所排出的溫室氣體。
燃料逸散 在開採、加工、儲存或運輸過程中,所洩漏的氣體,也會造成溫室氣體排放。這些氣體不一定是燃燒產生的,而是直接從燃料中跑出來的。
二氧化碳運輸與儲存 有些工廠會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,不讓它排到空氣中,而是把它儲存或運送到別的地方處理。雖然目的是減碳,但運輸和儲存過程有時也會產生排放。

能源產業的定義:

從地底開採燃料(像是石油或天然氣),或是在生產能源的過程中燃燒燃料時,產生的溫室氣體,這些都是能源產業的排放。

能源產業包含3個主要部分:

  1. 公用與自用電能及熱能製造
  2. 石油煉製
  3. 固體燃料製造與其他能源產業

公用與自用電能及熱能製造、固體燃料製造與其他能源產業可以再進行細分成幾個部門。

能源產業分類

排放源 定義
公用與自用電能及熱能製造 發電廠 公用與自用發電廠燃料燃燒排放。
公用與自用電能及熱能製造 汽電共生廠 公用與自用汽電共生廠燃料燃燒排放。
公用與自用電能及熱能製造 熱能工廠 公用與自用熱能工廠的燃料燃燒排放。
石油煉製 石油煉製 關於石油產品煉製的所有燃燒活動。
固體燃料製造與其他能源產業 固體燃料製造業 包括焦炭、褐煤、煤球生產之燃料燃燒的排放。
固體燃料製造與其他能源產業 其他能源產業 其他能源產業能源使用之燃燒排放,本分類亦包括於煤礦開採、油氣萃取過程能源使用之排放。

了解更多請參考:

能源部門二氧化碳排放趨勢

能源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來自於燃料燃燒,能源部門二氧化碳排放情形,請見下列圖表。其餘詳細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,請見溫室氣體排放清冊

1990年至2023年能源部門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1990年至2023年能源產業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1990年至2023年製造業與營造業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1990年至2023年運輸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1990年至2023年服務業、住宅、農林漁牧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1990年至2023年國際運輸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

2023年能源部門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2023年能源產業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2023年製造業與營造業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2023年運輸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2023年服務業、住宅、農林漁牧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2023年國際運輸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占比

資料來源:環境部「2025 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」

能不能換妳/你說?

我們相信,能源議題的解決離不開您的參與!

未來,平台將分階段豐富內容,涵蓋核能、再生能源、節約能源等主題,並透過對話與互動功能,促進全民參與,共同找出最佳解方。

能不能換我說

能不能換我說 常見問答
返回頁面頂端